T恤定做

溢达纺织 衬衫生产巨头的伸缩力

发布人:T恤定做 2024-02-07
产品展示

  佛山高明,溢达集团核心生产基地,被疫情影响了的生产正在恢复。工厂内还保留着一条口罩生产线设备未拆除:在最高峰时,溢达90%的制衣产能都转投到了口罩生产中。

  纺织服装业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外贸萎缩最显著的产业链之一。作为亚洲最大的纯棉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溢达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今年,溢达业绩更遭遇了近年来少见的下滑。

  在国内和全球掀起的“二次抗疫”压力下,溢达开始以资源、市场的平衡布局来规划突围:短期内以转产口罩来实现生产资源的均衡配置,长期内则以自主品牌建设和加速高的附加价值新品研发来重塑市场布局。此外,4-7月溢达忍痛先后关闭全球4家工厂,将收缩的产能集中做强佛山基地,并优化桂林、新疆等生产基地建设。

  转产,直播,消费再定义,市场均衡调整。新形势扑面而来,新试水源源不断。这家纺织服装外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怎么样度过危机,并开启更长远的蝶变?

  在溢达工厂,数百万件服装订单积压在仓库。“受疫情最大打击的是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占我们销售份额的83%。海外客户门店关闭,让我们别发货,放在工厂。很多客户都延后付款了。这个打击对我们太大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伟萍说。

  此前,溢达已连续15年在中国男士全棉梭织衬衫出口额排名中位居第一。集团业务分布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疫情发生以来,服饰成为外贸萎缩最显著的产业链之一。中国纺织行业协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出口订单较大幅度缩减,部分集群已出现暂停甚至退单现象。“订单取消是最严重的。上千万件服装订单取消,一个季度的产能没了。”马伟萍说。

  春节过后一般是服装业春装销售和秋装生产的旺季,今年的形势却大不一样,目前行业消费力和订单均远未恢复。抗疫、订单取消、现金流冲击……面临全新形势的溢达,对此的反应是果断做出战略调整,该收即收,该转即转,以求达到各种资源的平衡布局与充分利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溢达开始深入新疆、常州、桂林等地建工厂,均衡生产布局,并践行可持续发展等新理念。然而新形势下,溢达集团董事会作出决策,4月份关闭了土地合约到期的浙江奉化制衣厂,以缓解招工难、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整合业务、压缩成本,溢达又关闭了马来西亚和毛里求斯的3家工厂。据马伟萍介绍,溢达把收缩的产能放在了产业链最齐全的佛山高明。

  同时,通过当机立断转产做口罩,溢达自行解决了数万名员工防疫物资需求,更让人力资源与产能虽疫情形势的变化,得以在口罩生产与服装生产间灵活调整。

  国内生产在逐渐恢复,但溢达高明工厂内仍保留了一条口罩生产线设备未拆除,以保证随便什么时间都能灵活调整生产资源。在最高峰时期,溢达制衣厂有90%的产能都转投到了口罩生产中。

  在疫情暴发之初,防疫物资成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命门。凭借产业技术基础和资源积累,溢达加入了自产口罩的行列。购买设备生产普通一次性口罩,还是自主研发一款功能性更强更环保的口罩?溢达选择了后者。

  尽管在制衣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口罩生产对于溢达来说仍是十分陌生的领域。为了可以在口罩资源供应方面快速应急,溢达2月初就成立了口罩生产筹备组。一方面,溢达整合所有能利用的现成资源投入制造口罩的新业务,比如在现有防水和抗菌处理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发、突破和改良,有效利用自身面料生产力和强大采购供应链等。

  另一方面,溢达设备研发中心快速启动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的自主研发。截至6月中旬,溢达共研发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9套自动化口罩生产设备,每套包含4个小的自动化设备,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条小型自动化口罩生产线。

  在多轮头脑风暴和自主摸索后,溢达“十如仕”棉布口罩面世。广东溢达制衣厂副总经理刘志鹏介绍,该口罩可水洗重复使用至少30次,并配有独特的耳绳调节器;商标上的二维码则能让我们消费者查询货品真伪和使用清理洗涤方法等信息,也为溢达提供口罩销售使用的大数据。截至6月中旬,溢达生产口罩近4000万只,已销售3500万只。

  对于溢达来说,口罩生产不仅是应急举措,更是平衡资源布局的支点。生产口罩需要原料采购以及纱、布等原料生产环节的配合,可分担部分由于订单取消、产能不足而闲置的人力。而随着各国各地疫情逐步趋稳以及成衣订单回暖,溢达逐渐将口罩产能和研发精力转回服装生产,并将部分口罩产线从中国移至越南。目前,其国内仅保持一小部分口罩产能以应对紧急或特别需求。

  随着战略调整的深入,口罩产品不再只是疫情期间的刚需和企业的权宜之计,而成为了溢达长期产品策略的一部分。目前,溢达仍然在继续研发新的口罩产品品种类型,在功能性、舒适性、美观度上探索新的突破。

  除了生产平衡,市场布局的平衡术也提上议程。在外贸受到重创的背景下,一直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溢达开始进一步重视内需。

  这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下的战略抉择。此前,溢达的主要客户大多来自海外;行业内曾盛传,美国将近1/6的衬衫都产自溢达。相较之下,溢达的国内客户并不多。

  如今,情况开始改变。马伟萍表示,溢达非常看好国内需求。如今国产品牌发展势头不错,如安踏等企业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在全球成为后起之秀。“如果中国消费者的理念重新定位,国内市场会有很多希望。”

  “我们计划逐步调整国内外业务比例,扩大内需。”在马伟萍看来,此前一直主打高端男士成衣定位的溢达,也将逐步扩大经营事物的规模,今年将加大与国内品牌的合作力度,争取接到更多订单。

  溢达挖潜内需的一大重点,是进一步做强自主品牌,减少对海外大客户的依赖。溢达是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的面料及成衣供应商,相比之下,其自主品牌“十如仕”和“派”无论品牌声量还是规模都还不够突出。溢达集团品牌及分销董事总经理潘楚颕表示,之前溢达发展自有品牌还处于摸索状态,今年的特殊情况适合进一步对自有品牌进行商业拓展。

  做强自有品牌的新拐点已经到来。5月,溢达在上海举办“十如仕”新品发布会。今年以来,溢达还加入了直播经济的大潮,3场直播吸引超过3万人次观看,总成交金额近40万元。

  在平衡布局、探路自有品牌建设等一系列突围中,溢达也越发意识到企业内功所起到的作用。

  无论危机突围还是长远发展,终归要靠人才、技术。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硕士生超100人,约20名员工有留学经历,其中经理以上级别人员11人,占比约55%。今年溢达的直播中,这批名校毕业的高管上阵做主播,成为企业推介自有品牌的代言人。

  佛山高明并非中心城区,为何能留住这些高品质人才?企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溢达以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以及存在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留人,专门购置并精装修了近百套公寓低价租给员工,租期3年,相当于员工自主买房前的周转期。“不少高学历员工工作3年后完全有能力在佛山安家。”

  此外,通过导师计划、因材施教提供加速发展的人才教育培训项目等,溢达筑起了自己的人才高地。“我们尊重每位人才,毕竟人才为企业乃至行业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马伟萍说。

  疫情形势下转做口罩,溢达展现出应对危机的快速响应能力。溢达的探索还说明,企业要及时把精力转回来,放在主打产品上。生产口罩只是对突发危机的短期响应,企业更加需要思考和锻炼的,是对潜在危机的长期响应策略。

  跳出短期危机,溢达更需要思考怎么样进一步做强自主品牌,同时洞悉并抓住千变万化的服装消费潮流,在消费市场走出一条更宽的路。

  经济学家周其仁今年5月在佛山调研时表示,国内服装企业要研究日本的优衣库、西班牙的Zara等大火是什么道理。纺织服装企业要思考:“以后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时代,还是越来越休闲的时代?谁是下个时代的大品牌,潮流说了算,在这方面企业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