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距离2021年高考仅剩6天时间,预计6月7日将有接近的考生涌进高考考场,那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竞争,最终留下有实力有天赋的人才。
不管竞争多么残酷,保持初心,考出自我,考出成绩,考上理想大学,不负自己不负青春。
高考来临,意味着又将有一大批新生走进大学校园,而随之也将有一批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职业市场,预计202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900万。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职业市场不是很景气,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有限,900万大学毕业生走进就业市场,可想而知竞争将有多么残酷,想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势必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所在。
再或者你学历比较高,是名校博士生,那你的优势足够明显,想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而如果你本身没有一点优势,很难在百万毕业生大军中突出重围,尤其是二本生。
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参加高考上大学的人慢慢地多,所以普普通通的本科学历已经不算是高学历者了,而二本作为最底端的本科,竞争优势更是荡然无存。
尤其是2021年独立院校转设工作节点,大部分独立院校都转为普通公立二本院校,二本学校数量增加,二本生肯定是慢慢的变多,含金量可见一斑。
而且,二本生不愿屈服于现实成为技术人员,又无法成为高尖端人才,导致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地位,无奈成为社会上基数最大的打工人。
越是这样二本生的含金量越低,一些大规模的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对待二本生会进行格外的考察,甚至是设立新的招聘标准。
除央企、国企、公职岗位外,别的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参考家庭,尤其是学历普通的二本生。
老板不太喜欢招家里有钱的富二代和拆二代,认为他们因从小被家里宠爱着长大,架子会很大,不服公司管教,在工作中恐会影响到进度。
所以一般在面试的时候,询问家庭情况,如果家里是做生意的,一般企业老板会再三思量。
都说“长得好看的人,在每个方面都会得到照顾”,但是在面试过程中,企业管理层是不喜欢颜值太高的,尤其是打扮太过于花哨另类的人,给人一种轻浮不安分的感觉,会担心这样的人日后的工作态度。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总结为“年龄”,企业管理层正常情况下不会招聘比自己年龄大的员工,“35岁”是一个节点,企业领导认为超过35岁的员工,思维不够与时俱进,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而生过孩子的女性一般年龄超30岁,企业会认为其家庭会成为累赘,一旦孩子生病或者是大事小情的,会频繁请假,应先工作进度。
相对于年龄大的,企业更喜欢没有心计,像白纸一样的应届毕业生,容易在白纸上作画,开发其思维,且一心为企业好,没有二心,所以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优势。
上述这几个要求都是针对“二本生”的,从家庭背景到年龄再到外貌,是由于没有学历优势,从而被针对,所以二本生想要在职业市场上获得优势,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考研来提高价值。
浙大郑强教授说过:“不要瞧不起二本生,考研的前三名大多是二本生”,虽然在学识上和学校上二本生没有优势,但是他们足够努力,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除了考研外,二本生还能够最终靠考公务员来稀释学历劣势,考公还是非常公平的,只要你有足够强的实力,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官会针对你的工作上的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行考察,并不会特别在意的学历。
而无论是考公还是进入企业,应届生都是有优势的,所有2021年毕业生绝对不能随意签订就业合同,好好利用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找到符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