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服装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海澜集团有限公司在这里诞生,不仅在无锡率先产值破千亿,还创立了国内男装国民品牌——海澜之家,创办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海澜智云。
在海澜之家物流园中,早已通过装备智能化实现“机器换人”。走进海澜投资5亿元建造的智能高架立体仓储系统,扶梯一样的输送带上下翻飞,一件件成衣准确投放到输出带上打包出库。成衣都安装了芯片,系统可对每一件货物精准查询、定位,全过程“零差错”,实现了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转变。
海澜物流园总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全国300多家供应商的成千上万种商品汇聚这里,再配送到全国门店,储存量可达4.1亿件,配货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8小时,用工只有过去的1/6,用地减少到1/7。
从面料起家、服装当家到品牌持家,海澜在服装主业实现了“三级跳”,通过创新运作“平台+品牌”商业模式,成功打造了“国民品牌海澜之家”“高品质,中价位”形象,创造了总部落户小镇门店覆盖全国的商界神话。眼下,海澜针对零售商业的变化,调整线下门店,推动品牌店进购物中心,同时积极拓展网上购物。
人才,发展的第一要素。在海澜之家,产品研制中心西服开发部部长杨阳分享了成长故事。他2013年从天津工业大学毕业后,因为爱公司的设计环境与竞争氛围决定留下,并一步步获得职业成长。“公司有定期选拔考核机制,每两年举行服装设计比赛,每一个人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杨阳说。
海澜集团通过凤凰计划,以培养战略性领军人才为目标,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再培养再提高。公司用完备的职业培训体系与事业平台,让员工愿意来到海澜,通过合理的晋升机制与存在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让员工愿意留在海澜。
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让企业未来的发展得到坚强支撑。海澜集团18000名员工中,管理、研发、营销人才占约六成,在他们的努力下,海澜之家于疫情期间逆势实现线%增长,同时紧跟全球时尚元素,把握住“国潮”兴起的机遇,通过设立联名款等方式黏住年轻消费者,创造新的“增长极”。
回眸海澜的发展历史,是一个生生不息、自我革新的奋进历程,一个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改革历程。如今,拼搏进取的海澜又“跨界”到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目前,海澜智云慢慢的变成了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已入选“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试点示范名单,并助力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涉足体育旅游,办起了以马文化为主题的“飞马水城”。
位于江阴市的海澜智云中控室,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硕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看到服务企业的用电情况、节约能源的效果,还能调阅入网企业的生产运行、能耗变化。海澜智云副总陈炯说,这个屏幕连接着省内外6000多家企业、10多万个采集设备和15万多个监测点,通过多变量控制、机理模型、区块链数据,对公司制作流程、管理架构进行系统优化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综合节能达25%—40%,一年节省电量700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碳6.3万吨。
2015年,海澜集团敏锐抓住国家放开民营资本参与售电市场机遇成立海澜电力,短短6年发展为江苏省顶级规模的民营售电企业,连续3年售电超300亿千瓦时。
海澜智云以“工业互联网碳中和服务商”为定位,以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为载体,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层次地融合,从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帮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耗减排、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安全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推进国家碳中和战略,做利在千秋的事业而努力。
而在此之前,在许多人还看不清前景的情况下,海澜集团“十年磨一剑”打造飞马水城。现如今,飞马水城吸引了大量长三角地区的客群,成为海澜重要的文旅板块、长三角的重磅景点。
海澜智云和飞马水城,一个抓住时机出手,一个带领马术运动走向大众,均获成功。
大海航行靠舵手,众人划桨开大船。在新的一年里,海澜集团必将奋起扬帆,破浪前行,虎虎生威,能够开创出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海阔天空的骄人业绩。